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世界历史上的一场影响深远的战争,主要表现在二战后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出现了一些新变化,影响最大的就是资本主义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具体的内容就让我们通过这篇文章来细细了解吧。
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从二战结束到20世纪70年代初,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盛行国家干预经济的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普遍奉行国家干预的经济政策,实行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并取得了一定成效,出现经济发展的黄金期。
到70年代初,美国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滞胀现象,经济增长停滞或下降,物价则持续猛涨,通货膨胀严重。各国立即作出调整,适当减少对国家对经济的干预。美英等国逐渐发展出一种将政府干预和市场相结合,国有制和私有制并存的混合经济。
二、加强社会福利建设
二战以后,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缩小贫富差距,减少因贫困而引发的社会问题,使“福利国家”发展起来。“福利国家”的实质是国家运用社会保障政策和社会服务开支,来保障个人和家庭的最低收入,保障其经济安全。
随着社会福利政策的推行,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逐步建立起包括医疗卫生保健服务,养老,住房,失业保险,教育等在内的福利国家制度。福利国家制度对保障穷人生活,促进社会稳定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但是,福利国家制度存在着许多弊端,导致国家财政不堪重负。20世纪80年代以后,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减少政府的公共开支,缩小福利国家的规模。
三、第三产业的兴起
二战以后,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公众生活水平的提高,美国等主要经济发达国家的第三产业迅速发展。第三产业的繁荣,增加了就业,扩大了市场,改善了资源配置,并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经济的周期性波动,使经济发展发生了质的变化。
二战以后,美国努力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革新生产技术,发展新兴工业,使一大批新兴产业,如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半导体,宇航以及激光等工业应运而生,极大地推动了经济的发展。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革命的推动下,美国经济实现了长达10年的持续增长。美国的新科技革命,是在经济全球化形势下一种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的经济增长模式。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发生新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首先,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是当代资本主义发生新变化的根本推动力量。
其次,工人阶级争取自身权利和利益的斗争,是推动当代资本主义发生新变化的重要力量。
再次,社会主义制度初步显示的优越性对当代资本主义产生了重要影响。
最后,主张改良主义的政党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革,也对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关知识点
一、欧洲的联合
1、二战后西欧经济繁荣的原因
原有的工业基础;马歇尔计划的援助;采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制定恰当的经济发展政策;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
2、走向联合
20世纪50年代:法国和联邦德国等六国组建了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1967年,这三个组织合并为欧洲共同体,简称“欧共体”。
1993年,西欧国家组建欧洲联盟。
(1)表现:统一使用货币欧元;成员国内部人员、资本和货物自由流通;成员国公民有统一的欧洲护照,可以在任何一个成员国工作、学习或居住。
(2)性质:区域性经济政治组织地位: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
(3)影响:经济:促进了西欧国家经济的发展,大大加快了欧洲一体化进程,是经济全球化的一个重要表现。
政治:提高了国际地位,推动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二、美国的发展
1、二战后:美国的发展原因:积极拓展世界市场,应用最新技术成果,革新生产技术。刺激了经济发展,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
2、20世纪七八十年代:美国经济发展速度放缓。
3、20世纪90年代以后,美国出现了以信息化和全球化为特征的“新经济”,促进经济进一步发展。
三、日本的崛起
1、原因:①美国在日本推行非军事化和民主化改革;②朝鲜战争使日本获得大量军需订单;③有利的外部环境;④制定适当的经济政策;⑤大力引进先进的技术。
2、表现:1968年,成为世界第二号经济大国。
3、影响:积极:促进了日本经济的发展,提高了国际地位;消极:日本谋求成为政治大国的欲望日益强烈,军费开支不断增加,引起亚洲邻国的关注和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