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对于孩子来说是很重要的,它可以让孩子学会自律,能学到很多知识,能让他在学习上提升不少,对于写作来说更是有益。因为阅读不仅仅是阅读,它读的是未来,是以后的发展。孩子在习惯阅读以后就会养成这样的好习惯,自律,自我约束,对于小孩来说这是尤为难能可贵的,所以让孩子阅读是非常不错的选择。下面具体来看看为什么要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
为什么要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
首先,书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不管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还是哲学。人类研究的成果都记录在书籍中。读书过程相当于站在人类历史中所有巨人的肩膀上,可以最大限度的提高一个人的人生高度。
第二,我国对学前阶段的孩子有明确的要求,要培养孩子对书籍的兴趣,阅读的兴趣和复述的能力。学龄前的儿童有了阅读习惯,可以在阅读过程中增加孩子的词汇量,培养了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有专家做过调研,两个同龄的孩子,词汇量相差3000个以后,智力方面就会有明显的差异。
第三,孩子入学以后。随着学习内容的增加,知识难度的不断加深,需要关注孩子的学习能力的培养。有阅读习惯的孩子,在阅读的过程中,参与其中的有专注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这5种学习能力是决定孩子学习成绩的重要基础。学习能力提高到一定程度,孩子会自然的过渡到自主学习。
第四,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不但要学习知识。还要学会独立生活,学会自主管理,学会自我教育,学会以德立人。这些方面的知识常常没有开设专门的学科。需要孩子通过阅读在书本中从前人那里获得。
第五,把孩子的阅读习惯培养好了以后,不用家长和老师操心,孩子会用书籍中吸取到的精神营养,不仅能够提高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而且会在做人方面,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使孩子在学校成为一名品学兼优的学生,未来走向社会成为高层次的杰出人才。
如何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
一、首先培养孩子对阅读的兴趣
很多妈妈会说,我们家孩子不喜欢阅读,那是没有找到一个好的方法。我们要让孩子体会到书是好东西,它是有用的。让孩子自己体会,而不是告诉孩子。如何让孩子体会到书是好东西呢?家长要适当装傻。举个例子:我们家孩子在很长一段时间,对海洋生物非常感兴趣,经常看百科全书,遇到不认识的就问我这是什么。有时指着一个我教过他的动物又问我:妈妈,这是什么?我会装做不知道,问他:妈妈不知道,你告诉我这是什么。他就会很兴奋地告诉我这个生物叫什么名字,有什么特点。这样让孩子深切地感受到,书本可以获得知识,是一个好东西。
二、帮助孩子养成每天阅读的习惯
父母在计划每日生活时,给孩子安排出固定的阅读时间,让孩子和父母都能建立起到什么时间做什么事的意识,逐渐养成规律性的阅读习惯,并让这种习惯成为生活中固定的一部分内容。
我们家孩子从出生开始,我就开启了亲子阅读之路。我们家孩子现在4岁,每晚睡觉之前都要求爸爸妈妈和他一起看书,不看完书不睡觉,夸张点的说到了“废寝忘食”的境界。有的时候需要爸爸妈妈提醒,才愿意放下书本睡觉。已然,阅读已经成为孩子生活中一部分固定内容。
三、持之以恒地实践,不同年龄段的孩子阅读能力的提升方式不一样
1、因为不知道题主的孩子多大,我分享一下我的经验。在宝宝亲子阅读阶段,主要是启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因此,妈妈们不要拔苗助长,急功近利,一味地想要给宝宝灌输知识。对于低幼龄孩子,父母主要是以给孩子讲读绘本的方法给孩子亲子阅读。
(1)讲简单的句子
低幼龄宝宝还没有理解复杂故事情节的能力,建议选择多图少字的绘本,讲些简单的句子。
(2)不必拘泥于书本的文字
给低幼龄宝宝读绘本时,不比拘泥于书本的文字。可根据绘本的图案,讲些通俗易懂、生活化、口语化的故事。
(3)声情并茂的读演
配上抑扬顿挫的声调、夸张喜剧的表情,边读边演给宝宝看,为宝宝量身定做专属于自己的故事
(4)绘本游戏拓展
根据绘本故事、相关能力训练,还可以在网上搜索相关游戏进行拓展练习。
2、随着孩子的年龄增长,阅读能力相应提升,分级阅读很重要。
分级阅读强调的是提升孩子在阅读过程中的“适配性”,我们要给到孩子最适合的书、最容易理解和接受的阅读方法,在合适的时机引导孩子进入自主阅读。记住2大原则:
(1)选书,不拘束于某一个维度
适合孩子的书就两个方面,一是符合孩子的理解力和兴趣;而是符合孩子的阅读能力。
例如,三四岁的孩子听得懂妈妈讲《西游记》,但是让他们自己去读,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2)一本书分几个层次读
给孩子买书要有充分的分级思维,陪孩子读书的方法也是一样。把一套很有内涵,但文字多、知识点多、任务众多的内容拆分成几条线:故事主线、情景对话和知识点,一次只讲一条线。
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是很重要的,作为家长,不要过分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应该注重从小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通过阅读的过程,培养思考能力、学习能力、拓宽知识面、丰富精神世界,才能真正做到事半功倍、受益终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