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拥有自信谁就成功了一半。”自信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精神核心,是促使孩子充满信心去面对困难,努力完成自己愿望的动力。自信心一般是在孩子的童年时期培养出来的,如果这个时期孩子经常受到别人的喜爱和肯定,那么孩子就会坚信自己是个优秀的人。
怎么样从小培养孩子的自信?
1、和孩子平等相处和交流。
孩子在家庭中,虽然是子女的角色,但是孩子应当与父母一样,孩子的价值和尊严应该受到尊重。因此,父母在生活中要尊重孩子,要把孩子放在一个与自己平等的角度来与之交往。当孩子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信任的时候,孩子慢慢的就会有自信心了。
2、给孩子自己做选择的机会。
孩子的教育应该追求“横向丰富”,我们应该给孩子自我选择的机会。即使孩子的选择在成人看来是错误的,那也体现了孩子的独立思考和精神自主性。我们作为父母不能借口孩子年幼而干涉孩子的一切选择,什么都替孩子做决定,孩子到最后将没有机会选择,孩子的自信心自然就不高了。
3、改变孩子的形象。
很多孩子不自信是受外在形象影响,他们总认为自己不好看。这个时候家长就应该帮助孩子提升他们的个人形象,让他们看起来更加精神,更加整洁、大方。这样孩子们也会越来越自信。
4、不要把孩子和别人作比较。
我们常常拿孩子和别的孩子作比较,可是他们从来不会把父母和别人作对比。即便孩子真的在某一方面不如别人,也不要总是拿比他强的孩子和他比较,这样最能挫败他的自信。
5、发挥孩子的长处。
孩子们都会有自己的优势,而每个孩子的优势是不同的,家长可以着重让孩子发挥其长处。比如孩子唱歌唱的好,就让孩子练唱歌;孩子画画好,就让孩子画画……孩子们的优势发挥出来,他们从心里就会慢慢肯定自己,也会变得更加自信。
6、教会孩子正确的面对失败。
培养自信并不是单纯的多夸奖,如果一个人对失败没有正确的认识,那是很糟糕的,一个害怕失败的人,怎么可能是有自信的呢?所以,可以在平时游戏的时候,有意识的给孩子灌输失败的理念,正视失败。比如3次游戏,让他输一次。拼劲全力,失败也并不可怕,吸取经验,下次继续努力。
7、做一个良好的自信榜样。
孩子的很多行为模式,行为准则,都是通过模仿父母而来的,因为孩子能够接触到的信息来源都是从身边的人与物中获得的,因此我们平常就要做好各种自信的表现,如,与人说话不怯懦,遇事不退缩等,并且我们还可以选择一些关于自信的故事书给孩子讲,让孩子多听多看,自信到底是应该怎么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