挫折是我们人生中都会经历的事情,所以孩子的抗挫折能力我们要从孩子小的时候就开始培养锻炼。那么如何引导孩子正确面对挫折呢?我认为作为家长最重要的就是给予孩子适当的鼓励和信心,让孩子敢于面对挫折。
如何引导孩子正确面对挫折
1.放手让孩子自己去经历挫折
被父母包办的孩子一生肯定不会一帆风顺,因为人生路上坎坷比平坦要多得多。如果不让孩子从小自己面对挫折,他们长大后就无法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
2.父母在鼓励孩子勇敢面对挫折的时候也要多支持孩子
父母要提醒孩子冷静分析,找到解决挫折的办法。相信在父母的鼓励下孩子一定可以学会抵抗挫折,在人生路上成为一个勇者。
3.父母与孩子一起增加生活经验
鼓励孩子做新的尝试,在孩子的能力范围内让孩子协助完成家事,这能够帮助孩子建立胜任感。即便是协助在餐前摆放碗筷、叠洗好晒干的小内裤、和父母逛超市时帮忙找一两项物品等符合其发育水平的小事,都可以增加孩子的自我效能感,对自己更有信心。
4.家长要告诉孩子能力范围以外的事情要顺其自然,不要强求
即“尽人事,听天命”,每个人都有自己能力所及和能力所不及,不可能所有的事情你都能办到,自己努力过了,就算事情不成功,也不会留下遗憾,而且,努力的过程也将成为以后的做事情的经验或教训,这也是一种收获。
5.正面失败
孩子因失败而沮丧时,父母不要说“我认为你是最好的”,孩子会认为自己遇到不公正的待遇,把失败归在裁判或他人身上。这时应积极引导孩子正视失败,告诉他“找到失败的原因并继续努力,也许下一次就会成功地”。
家长的哪些行为会影响孩子面对挫折的问信心
1.家长总想孩子赢
当家长的希望孩子不管参加什么活动,都能取得好成绩,都想赢,甚至想办法帮助孩子去赢,这样一来,孩子所能接受的也就只有“赢”这一种情况,连“输”都没有见过,怎么能“输得起”呢?
所以在日常生活中要有意识的设置一些障碍,让孩子有体味失败的机会,才会有面对失败的方法。
2.不信任孩子,经常催促孩子
其实生活中很多家长都在不自觉的催促孩子,从早上的刷牙洗脸,到晚上的做功课不需看电视,有些家长为了缩减出门时间,还会替孩子做一些事情,例如穿衣服、穿鞋子,阻止他们自己尝试。
而这种不信任、催促的行为,会让孩子失去对新事物的探索,并产生强烈的挫败感,从潜意识里会觉得,父母能够帮忙解决任何事情,而这对孩子独立性的发展也是相当不利的。
3.家长经常性的忽视孩子
孩子生命早期是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父母起着主要的引导作用。如果家长在这个时期经常抠手机,不认真听孩子讲话,不愿意搭理孩子,这将会忽略孩子的心理需求,让孩子饱受挫折,而是长期遭受冷漠的孩子容易产生孤僻性格,不愿和别人交流沟通,心理不能健康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