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不想去上学,年轻人不想上班。有时候,人类的悲欢也是相通的。学生不想去上学怎么办?把孩子硬拖进学校吗?当然,这种行为是不提倡的,因为一定还有更好的解决办法。作为家长,如果孩子出现了不愿上学的情况,建议积极了解孩子的心理变化,分析孩子不爱上学背后的真正原因,从而对症下药。
学生不想去上学怎么办?
一、避免过度地批评和指责。
很多厌学的孩子,学习跟不上,经常受到老师的批评、家长的责怪以及同学的轻视。于是,他们索性“破罐子破摔”,甚至经常逃学。老师和家长要避免过度地批评和指责,多对孩子的“闪光点”进行鼓励和表扬,同时帮助孩子提高学习能力,让孩子变得自信起来。这样,孩子学习的兴趣也容易被激发出来。
二、培养孩子对学习的兴趣,可与孩子的特长结合起来。
其实,特长与学习并不矛盾。很多有特长的孩子,学习成绩也不错。由于有特长、有兴趣爱好,这些孩子会经常受到来自学校和家庭的表扬和鼓励,他们的兴趣劲头也会潜移默化地移到学习上来,从而使二者相得益彰。
三、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鼓励孩子多参加集体活动,多与同学交往。教会孩子理解和尊重他人,让孩子学会倾听,学会表达赞美和感谢。当孩子与同学发生冲突时,家长要给予正面引导,帮助孩子正确处理冲突。
四、尽量减轻孩子的心理和学业负担。
老师和家长要尽量减轻孩子的学业负担和心理负担,结合青少年的心理特点施教,做到寓教于乐,劳逸结合。
学生不想去上学的原因有哪些?
一、孩子自身因素。
很多孩子学习十分努力,却拿不到好成绩,无法从学习中得到满足感和成就感,多次受挫,逐渐形成“我是差生”的观念,又反馈到学习行为上。这样恶性循环下去,势必产生厌学心理。
二、家庭因素。
家长对孩子的期望过高,会加重孩子的学习负担。当孩子无法承受这些重负时,会对父母的做法产生反感,进而发展到讨厌学习、讨厌上学。老师同学的影响:学校是学生学习的地方,也是孩子与人交往的地方,和老师同学的关系,也会对孩子的学习产生很大的影响。老师对孩子的定位与评价将直接影响孩子的学习,如果老师总是觉得孩子是后进生、差等生,总是批评孩子,那么孩子很容易产生厌学心理。与同学关系处的不好,也可能让孩子产生厌学心理。
三、不良社会风气。
不良的社会风气和社会文化也对学生的学习也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如社会上“一切向钱看”的赚钱思想;父母自身生活态度消极,整天打麻将,吃喝玩乐,无所事事,无所追求,会影响到子女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还有一些学生是结交了社会上一些不好的朋友后,耳濡目染,逐渐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