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很多孩子由于家里面溺爱,让孩子在外面不懂谦让,总是以自我为主,变得很自私,也不会对待别人善良。这样时间久了孩子就容易出问题,那么不懂得谦让的孩子怎么办呢?
不懂得谦让的孩子怎么办
1、父母要以身作则
模仿是孩子的天性,作为和孩子最亲近的人,父母的一言一行,对孩子的影响都是非常大的。因此,如果父母希望孩子可以养成谦让的品质,就要多注意自己的言行,以身作则,做孩子的榜样,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父母的影响。
2、培养孩子的谦让意识
每个孩子都要慢慢融集体生活,进入社会的。因此,父母可以从小让孩子明白集体与个人的关系,让他明白自己是集体的一部分,知道大家都是生活在一起的,他并不能拥有特殊的待遇。
父母可以告诉孩子,他需要的东西,别人也一样需要;他拥有的权利,别人也同样拥有。因此,平时有什么好吃的、好玩的,他都不能自己一个人独占,而是要多想想别人。
孩子刚出生都是一样的孩子,因为成长环境不同,慢慢成长为后天性格,有句老话,什么样的环境养出什么样的孩子,其实也是如此。它显示了环境对孩子的影响有多大。现在大多是独生子女,现在的家庭最多也不过是两个孩子,既视如己出,悉心呵护,一切赌上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并努力去爱,可是,突然有一天,发现孩子似乎不是自己想象的模样,对于家长的付出习惯了,不知道感恩,就是,当情绪不好的时候,还会发脾气,鲁莽行事,不管他们的父母的感受。
这个时候,身为父母肯定会很伤心,为什么要花那么多钱养孩子,这样对待自己呢?该怎么办?孩子是自己的孩子,任其发展肯定不行,直接和孩子讲道理,因为孩子小,不一定听进去,听进去,也可以很久脑子里就没有了。什么是叛逆?不管你说什么,孩子们都反对你。他是在追求自己的权利。
孩子很叛逆,不懂得感恩怎么办?
第一,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当你抱怨孩子对你的冷漠、缺乏责任感时,他们并不知道自己的责任感是在慢慢培养的。如果你不给你的孩子照顾你的机会,他们怎么知道照顾别人是怎么回事?所以,父母要示弱,偶尔示弱,向孩子求助,孩子能体会到被需要的感觉,你会发现孩子其实是很懂事的。一些专家说,当孩子的行为产生令人满意的结果时,这种行为可以重复。因此,当孩子被认可时,自信心就会被激发,就会不断重复令人满意的行为,成为一个自信向上的孩子。
第二,适当的放手。
父母不要再安排了,家长不要把孩子管的太严了,适当的放手给孩子一些机会,因为适当的放手有很多好处,比如,可以锻炼独立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面对问题的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有一点对孩子培养自信心很有帮助。有的家长孩子管得太严,把孩子束缚的太紧,完全按照大人的意愿生活,殊不知,孩子的世界和大人不一样,你觉得不重要的小事,对孩子来说,可能很重要。一些家长抱怨他们的孩子顽皮好动,好奇心强,老是弄坏东西。其实这样的孩子往往很聪明,好奇对孩子的成长是有好处的。
看过一句话:“父母倾其所有地爱孩子,孩子却贪得无厌地啃噬父母。”很扎心,却是事实。无私的付出,却得到不懂感恩、尊重父母的孩子。那家长该怎么做,才能教育出知道尊重、感恩父母的孩子呢?
孩子不懂得尊重父母怎么办?
1、不要过度保护孩子
很多家长对孩子过度溺爱,孩子们养成了总是向父母要东西的习惯。一旦他们不满意,他们就开始发脾气,不顾父母的辛勤工作和经济承受能力。父母应该让自己的孩子参加一定数量的劳动或兼职工作,让孩子明白辛苦工作的艰辛和财富,孩子们会逐渐珍惜自己的生命,也会从心底感激和尊重父母。
2、明确告诉孩子要尊敬长辈
父母应明确父母与家庭其他成员之间的关系,使他们的子女了解他们与其父母和家庭其他成员之间的关系。父母应该教育他们的孩子从小就要学会尊重他们的长辈。如果他们不尊重长者,便应受到严厉的批评或惩罚,令子女明白这样做是不对的。当然,不能盲目采取高压、粗暴胁迫的手段。家长要和孩子讲道理,尊重孩子,充分听取孩子的意见,尽可能满足孩子的合理愿望。
3、及时和孩子道歉
孩子在不体谅父母的时候有自己独立的意志。家长要清楚自己和孩子沟通的边界,明白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允许孩子自己做的,这样和孩子的相处才会变得容易,亲子关系才会更加融洽。
孩子叛逆不懂得体谅父母怎么办?
1、让孩子看到家长的辛苦
父母想要孩子懂得大人的辛苦,讲道理的作用并不大,讲得多了孩子还会觉得厌烦,嫌家长过于絮叨。家长最好让孩子看到你忙碌工作的状态,看到你在家辛苦操劳的身影,孩子才会看到真实的状况,也会有真实的表达,他会懂得心疼父母了。
2、有效引导
孩子看到父母的辛苦,有可能会无动于衷,觉得父母就应该这样孩子忙碌。家长就要有效引导孩子理解父母,让孩子懂得父母的付出很无私,值得他的尊重。家长只有正确的引导,才会让孩子有正确的认知,才会理解为什么要孝顺父母。
3、让孩子学会尊重说话的前提
孩子不懂得理解父母怎么办?
1、父母不要对孩子有求必应,不要什么事情都包办,而应适当地放手,给孩子更多自由的空间。比如,让孩子自己收拾书包、整理房间,这样既能培养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又有助于孩子体会到父母以往对自己的照顾的辛劳。
2、家长可以转变观念。把孩子当成一个小大人,把自己适当地扮弱一点儿,不要总觉得孩子还小,什么事情都不需要孩子做。当你忙碌时,不妨叫孩子来打个下手,帮一帮你;当你累时,不妨让孩子帮你捶捶背、倒杯水。哪怕孩子只能做很简单的事情,你也要让他学会付出爱。这样,孩子有机会表达对父母的爱,才能懂得体谅父母。
3、把节日变为感恩的舞台。节日是一种仪式化的日子,有种特殊的隆重感和重要感,父母可以充分利用各种节日作为感恩教育的舞台,可以让孩子更深刻的感受到感恩的重要性。如:春节时要教孩子热情接受爷爷、奶奶及其他亲属送给他的礼物,并表示感谢,不管价钱多少,回到家里都要求孩子妥善保管,学会珍惜别人的情意。物质是轻的,之间蕴含的情才是重的。
4、家长学会与孩子平等对话。家长跟孩子的交流通常会以要求或命令的口气进行,但孩子越长大,越反感这种对话,孩子希望家长能以同龄人的视角和自己交流。家长即使做不到这一点,和孩子交流时,也尽量以探讨的口吻进行。避免让孩子产生反感,关闭交流的正常渠道。
孩子不懂得理解父母原因:
1、现在的孩子大多属于独生子女,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再加上生活水平逐渐提高,父母比较重视小孩的培养,也有物质基础来满足孩子的要求,所以,对孩子有求必应,呵护得无微不至,打理好几乎所有的事情。
孩子不懂得分享怎么办?
1、让孩子看到分享的好处。比如,让孩子明白分享会收获别人的感激和回报,也会收获别人分享的东西。孩子看到分享的结果不是失去,反而会收获更多,自然愿意分享。
2、和孩子站在一起。孩子想要分享的时候,鼓励他。孩子不愿意分享的时候,保护他。说服教育可以在家中进行,却不要在事发当场进行,这样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3、不要给孩子贴上小气的副标签。当孩子不与其他人分享时,家长要尊重孩子,不要当着别人的面来指责孩子,训斥孩子,也不要给孩子贴上小气的副标签。要让孩子逐渐明白互相往来的重要性,慢慢的养成与他人分享的好习惯。
4、让孩子体验分享的快乐。家长可以给孩子讲一些道理,让孩子明白与他人分享也很快乐,平时家长们可以为孩子创造条件。给孩子带一些好吃的与其他小朋友分享,孩子心甘情愿的愿意其他人分享。让孩子体验到分享的愉悦感,渐渐喜欢与他人分享。
5、父母的言传身教,父母要从自身做起,让孩子从生活中学会怎样去分享,父母要从生活的小事做起。比如,孩子吃特别喜爱的东西时,可以让孩子跟自己分享,可以多跟孩子交流,用互换角色的方式让孩子明白,分享是快乐的。
6、父母的正确引导,在孩子选择跟自己的同伴进行分享的时候,父母不要强加干涉,要对孩子进行正确的引导,让孩子明白分享的快乐。要让孩子觉得分享是一种美德,懂得分享会让朋友之间的关系更进一步,父母也不要责怪孩子跟别人分享的太多,要让孩子明白分享是要在保证自己的基础上,在去分享给别人。
孩子不懂得感恩怎么办?
1、让孩子了解父母的辛苦
现在很多家庭中都有一个小皇帝或小公主,好几个大人围着这个小皇帝转,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孩子在这种环境当中长大,他会认为父母对我好,那是应该的,父母苦点累点也是应该的,因为他过惯了这样的生活。作为家长不妨在孩子学习、生活之余,从小带着他们一起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家长只有尝试着放手,孩子才能更好的成长。
2、父母要学会适当的示弱
现在很流行一个词,叫做“为母则刚”。作为一个母亲,当为孩子披起铠甲时,也要在孩子面前适当的示弱,比如说下班回家跟孩子说,妈妈工作一天好累啊,你能不能帮妈妈捶捶背;去超市买完东西,给孩子说,东西有一些多有点沉,能不能帮妈妈拎一些东西?生活中这样的小事太多了,作为父母要学会示弱,孩子帮忙后,父母及时表扬,孩子听到这些话后,会得到一种成就感,一种被依赖感,下次有这样的事情,更愿意,或更主动地去做。
3、父母要以身作则
有人说,最成功的教育就是用自身的行为去影响孩子,最失败的教育那就是只会讲道理,只会要求别人。生活中,家长应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告诉孩子怎样去做一个懂得感恩的人,这比说多少道理,提到多少案例都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