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小孩自律


-
如何让小孩自律
孩子是一个成长中的复合体,身体在成长,心理在成长。自律对他们来说简直是一个复杂命题,需要有一个培养养成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家长的熏陶和示范。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的很多行为都是从家长身上学来的,因此想要让孩子变得自律起来,家长首先要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一个好的榜样。
如何让小孩自律?
一、培养孩子自律观念。
在孩子玩耍前,爸妈要先和孩子约定玩的时间,在规定时间内孩子可以尽情的玩,约定时间一到,孩子必须自觉停止。如果孩子不能马上停止,就需要对孩子适当“惩罚”,可以减少玩的次数或减少下次玩的时间,让孩子为自己的“违约”付出代价,这样做孩子才知道自律的重要性,不自律会受到惩罚,逐步培养起孩子自律的观念。
二、帮孩子找到感兴趣的事。
都说认识自我会带来成功的机会,因为“认识自我”意味着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东西。这种兴趣,会使孩子抵制玩乐的诱惑,意识到把时间白白浪费掉的可惜;这种兴趣,也会使孩子愿意制定计划,愿意坚定执行,因为他知道,这会让自己离自己热爱的未来越来越近。
三、家长要有威严。
有些家长也想让自己的孩子自律起来,可是他们自己本身就对这些事情很懈怠,所以也就造成了孩子根本不把家长的话放在心里,从而依旧保持着不自律的情况。一个没有原则性的家长,是不可能培养出有自律性的孩子的,甚至这种家长还会成为孩子在成长道路上的绊脚石。
四、帮助孩子认识和管理时间。
培养孩子的自律性,就需要引导孩子养成有效管理时间、高效利用时间的好习惯。父母可以先教孩子遵循时间计划去做事,给孩子制定时间表。比如当孩子做一件自己不太愿意做的事情时,让孩子自己给出一个完成时间,告诉他在这个规定时间内做完后,剩下的时间就可以自由支配。激发孩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良好的时间管理能力。
五、多多表扬鼓励孩子。
孩子如果平时能够按时间完成任务,而且表现得相当自律的话,那么各位家长一定要及时表扬孩子,如果孩子能够得到一定的鼓励和支持,那么孩子就会更加积极地往这方面发展,慢慢地,孩子养成了这种自律的,按照计划生活的方式,孩子离养成自律的习惯也就不远了。
六、利用一些工具让孩子提升自律性。
人类聪明就在于会使用工具。父母可以使用一些小工具帮助孩子提升自律性,比如这款自律表。和孩子商讨决定每天要坚持的的好习惯,让孩子写下自己的愿望,当孩子完成一个好习惯就给孩子一个小星星。与孩子约定需要星星的数量,当星星达数量就帮孩完成愿望。孩子会为了实现愿望努力完成目标,当孩子养成好的习惯,慢慢就会变得自律。
七、为孩子树立榜样。
父母要给孩子做一个好的榜样,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会通过父母的行为,进行学习、模仿,如果父母都不自律,怎么能让孩子自律,父母要去带动孩子,给孩子做一些好的示范。父母养成自律性,孩子也会跟着父母养成自律性。
-
小孩自律性太差怎么办
很多家长都在反映孩子的自律性太差了,规定好的事情,说不干就不干了,把人气的半死,其实,孩子自律性差是很正常的事情,我们家长要耐心去培养,鼓励支持,相信自己的孩子是最优秀的,用正确的教育方法帮助孩子提高自律性。
小孩自律性太差怎么办?
1、帮助孩子树立守规则意识。
从小给孩子定下家规。凡事都有一个规则,培养孩子的自律习惯从培养规则意识开始。通俗说就是,孩子要懂规矩,要遵守规矩。破坏规矩必须受到惩罚。
2、耐心说服。
孩子缺乏自律性,作为家长要多耐心说服,让孩子逐渐树立自律的思想,并付诸行动。千万不要打骂或者严厉地处罚,以免适得其反。
3、鼓励孩子敢于尝试。
要鼓励孩子自己去完成设定的目标,不要大包大揽帮小孩做事情,以免影响小孩的积极性。要让小孩知道失败是成功的基础,只要能够持之以恒,最后一定会取得成功。等到孩子敢于尝试,并做得比较好时,信心会逐渐增强,良好的自律性也就能逐渐养成。
4、制定计划。
家长可以跟孩子商量,在小孩目前的能力范围内制定可行的计划,并督促小孩及时完成。计划制定时要尽量留出一些宽裕的时间,逐渐让小孩提高自律意识,再慢慢调整方案,做到循序渐进地改善。
5、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家长要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榜样,这样才能让孩子参考和学习,及时发现自己不正确的行为并加以纠正。家长既要监督孩子的行为还得做出示范,以免岀现心理抗拒,更不愿意进行改变。
6、家长须坚持以身作则。
家长自身的行为方式对孩子的榜样作用至关重要。如果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坚持原则、注重自我约束,并体现在行动上,就会对孩子起到强有力的模范作用。家长的行为是孩子模仿的对象,如果家长喜怒无常、做事随心所欲,不考虑后果,孩子就会学到同样的行为风格。
小孩自律性太差的原因:
一、生理的影响。
孩子形成自律性差有一部分原因是孩子处于发育阶段,他们的神经系统发育处于不完善的阶段中,容易被外界的事物所诱惑,他们没办法像大人一样,说停就能停住,便往往约束不住自己。
二、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
自律有一个很重要的要素就是专注力,如果孩子做一件事情经常被他人打断,那么就很容易被周围事情所吸引,最后就完不成该做的事情。
三、父母给予过大的心理压力。
父母布置任务过多,造成孩子的心理压力,觉得自己一直达不到父母的要求,慢慢地就开始自制力变差,敷衍了事。
-
14岁小孩叛逆期如何教育
如果说,孩子的幼年时期是种子的萌芽与成长期,那么孩子青春叛逆期则是开花期,花开之后结出的果实是甜蜜还是苦涩,就看家长在孩子的开花期时是否能够栽培得当。
14岁小孩叛逆期如何教育?
1、站在同等的高度交流。这个年龄孩子在心理上已经把自己对未成年人,遇到事情可以以商量的口气解决。不要像对待小孩子一样,过分保护,或者态度高高在上,矛盾会不断出现。
2、接受孩子的成长变化。不仅是身高上变化,更过是心理上的变化。这个阶段的孩子会非常在乎自己衣着打扮,以及同龄人对自己的看法。家长老师不要戴有色眼镜看待他们。时尚的打扮并不代表他就在学坏,要学会接受孩子的变化。
3、允许孩子有自己的见解。不得不说代沟的问题。家长以为自己也在随着社会变化,不同年代生长的孩子认识是不一样的。作为家长要尊重他们的想法。即使有些偏差,也可能是年纪的问题,随着人生经历他们会修正,要做好引导。
14岁小孩叛逆的表现:
1、追求新鲜的刺激
有的孩子在小时候特别乖巧听话,长到14岁以后行为会发生明显的变化。他们会喜欢新奇、刺激的东西,希望尝试以前没有经历过的事,并以标榜自己特立独行为荣,比如与父母顶嘴、谈恋爱、上网打游戏等,有的还伙同他人偷窃财物。
因为年龄的缘故,他们根本考虑不到做这些事的危险性以及由此产生的严重后果,只为寻求刺激和快感。
2、对管教产生厌倦心理
因为孩子年龄不大,没有能力保护自己,所以父母出于关心会天天唠叨或者经常插手孩子的事情,这样会让孩子感到极度的厌倦。
特别在长到14岁以后,他们有了独立的思想,会抗拒父母的管教,并对他们千篇一律的管教嗤之以鼻。他们希望摆脱父母的控制,以追求自己喜欢的东西。
3、性格固执不讲理
有的孩子进入青春期后,性格上也会随之发生变化。他们自以为已经长大,总想坚持自己的想法,一旦与父母意见不同,不仅会与父母顶嘴,还会产生厌学、叛逆的心理,导致学习成绩下降,不论父母怎么教育也听不进去。
4、喜欢乱发脾气
现在不仅在城市,还有很多农村的孩子,因为父母宠溺等原因变得爱发脾气,对待父母如同仇人一般。
-
7岁小孩叛逆期如何教育
对于叛逆的孩子先了解是什么原因导致孩子叛逆,如孩子成绩差,家长的唠叨,如注意力不集中静不下心学习等等,然后再对应的方法来引导孩子。
7岁小孩叛逆期如何教育:
1、父母要充分认认孩子的叛逆期
不少父母都认为孩子的叛逆期是洪水猛兽,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孩子的叛逆期是孩子成长和成熟的表现,任何一个父母也不愿意一辈子保护着孩子,孩子只有经过叛逆期的顾长,才能迈向一个更高的人生,孩子的叛逆期从幼儿期到十入岁有三个阶段,每一个除段的叛逆都能让孩子快速的成长起来,但父母在这期间一定要注意孩子的动向和思想形成的人格,因为孩子在叛逆期是思想性格的定型时期,这期部父母给孩子充分的自主权并不等于不管不问,而应该是更加关注。
2、父母要提前做好功课
对于孩子的叛逆期不能到岁数了父母才开始思考这个问题,而应该提早把功课做好,孩子的叛逆期和孩子自身是有关系的,不能统一的以岁数来叛定孩子是不是到了叛逆期,因此,做父母的要提前做好准备,先对孩子的叛逆期可能发生的各种情况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只有这样,才能在孩子出现叛逆的时候做到掌控自如,甚至在孩子没快要出现的时候就要对孩子加以合理的引导,只有这样,才能对孩子的叛逆期进行合理的引导。
3、充分相信孩子
因为时间过的太快,一眨眼的功夫,孩子长大了,而父母的认为里总是落后于时间的,孩子成长起来了,父母的反应太慢,因为孩子的叛逆期期在三五年就会出现一次,更多的时候孩子的叛逆期要比身高来的快一点,父母还没回过神来呢,孩子的叛逆期到了,这让家长认为孩子变了,实际上不是因为孩子变了,而是因为父母没有做好准备,所以说当孩子出现叛逆期的时候,父母要有相信孩子的心理准备,相信孩子自已能行,这不仅能给孩子以积极的暗示,还能让孩子形成自主的好习惯。
4、孩子的事让孩子自已做
孩子进入叛逆期以后,不少家长还是按照原来的思路去引导和教肓孩子,这是对孩子的不公,更会影响到孩子以后的发展,进入叛逆期的孩子啥事都有自已的主见和看法,或许家长的想法并不能让孩子接受,这个时候就会产生对立,最好的方法是孩子的事情让孩子自已去做,家长只做一个旁观者,及时给以合理的引导,这才是不引起叛逆期孩子叛逆的方法。
5、把决定权留给孩子
对于叛逆期的孩子来说,父母就该把决定权留给孩子,不要再什么事都自已给孩子做决定,这是形成对立的一个原因之一,也是对孩子的不负责任,孩子是需要成长的,一个啥事都为孩子做主的父母等于扼杀了孩子做主的能力,这对孩子以后的成长是极期不利的,父母不可能一辈子守替孩子做主,从小啥都替孩子做主,特别是在孩子性格形成的叛逆期父母的过分替孩子决定,终会自食其果。
6、和孩子做朋友
叛逆期的孩子并不是只有追求个性,这个时候的孩子更需要朋友,更需要理解,而父母大多都能成为孩子最好的朋友,叛逆期的孩子喜欢和朋友谈心,以朋友的身份和孩子交往,孩子能给父母说出心里话,有事的时候也愿意求助于父母,否则,孩子会孤立独行,不愿意和父母交流,并且会产生一交流就吵架的习惯。
-
小孩逆反期如何化解
12岁的孩子正处于人生中的第三个叛逆期,随着年龄的增加,他们的独立意识越来越强,越来越希望可以自己做主一些事情,如果家长不懂得尊重他们的需求,只知道强迫他们服从自己想法的话,他们只会变得越来越叛逆。
小孩逆反期如何化解?
1、盛怒时不管教孩子。
在极度愤怒的状况下,家长肯定无法以理性的方式来管教孩子。所以,当家长无论如何也平静不下来的时候,建议家长暂时离开现场,或是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去做别的事,如打电话给朋友聊天、听音乐等。等自己平静下来以后,再和孩子好好谈谈。
2、尽量理解孩子。
很多时候,孩子的叛逆出自于孩子与家长的互相不理解,在孩子太叛逆头疼的时候,何不换位思考一下,你若是孩子,会不会也出现这种情绪,这么换位一思考,你可能就对孩子的心理有很大的理解。那么在处理孩子的问题上手段就相对温和许多。孩子虽然叛逆,但是还是能感觉到谁是爱他的,所以,理解,是化解和孩子矛盾的最好武器。
3、避免孩子的自尊心受伤害。
叛逆期的孩子问题很多,而不被人信任的时候也多,遭受的批评、责备也多。其实,他们往往因为自尊心太强,不被信任而使他们更叛逆。所以我们要试着相信叛逆孩子的话,宽容的对待叛逆孩子犯下的错,给他们改错的机会。
4、多听孩子的想法。
每一个家长都要倾听一个孩子的真实想法和内心,他有可能不愿意跟你讲,但是他会体现在方方面面。沟通是最好的灵药,无论之于大人,无论之于孩子。多听孩子的想法。正确的、有道理的你可以接受,有问题的你可以尝试着告知孩子问题在哪。如果不沟通,那就永远没有进步的可能。
5、以柔克刚。
谁都喜欢听好话,孩子同样如此。在日常生活中,对孩子不要太苛刻。不能孩子做错了事情,我们严厉批评,做了好事我们却无动于衷。适当的鼓励夸奖孩子,让他心中找到认同感与成就感。在了解到什么事情是对的后,他就会主动去做对的事情。
6、给予适当的自主权。
适当地给孩子自主的权利,让他们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做出一些选择,例如让他们自己选择自己的课外活动、购买自己的衣服、决定自己的社交活动等等。这样可以让孩子感到被尊重和被信任,也有助于他们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
小孩逆反期的表现有哪些?
一、以自我为中心。
叛逆期的孩子会表现出强烈的自尊心,甚至会出现以自我为中心,不允许别人,尤其是父母,与自己的想法不同,对父母的劝告和建议总觉得是一种唠叨、啰嗦,回家后对父母的提问、交流总是爱答不理,或者应付了事。
二、情绪开始不够稳定。
孩子的脾气已经有暴躁不稳定的表现,情绪较难以控制,稍微有些不开心就发火,表现为容易激动,经常和父母亲大喊大叫、乱发脾气,总是觉得爸爸、妈妈唠叨,只要和他说事情,就无法听进去,甚至有摔门、拍桌子,反锁房门等情况。
三、自制力较差。
叛逆期的孩子通常自制力较差,表现是很难抵抗外界的干扰,比如孩子会沉迷于网络游戏、对手机上瘾。
小孩逆反的危害有哪些?
一、当孩子叛逆的时候,他们往往喜欢和大人作对,产生一种逆反心理,和父母或者长辈对着干,他们有着强烈的自我意识,他们会把自己的不理解无限放大,觉得没有人能理解他们,由此伴随而来的就是争吵,这种争吵会导致孩子和父母之间的关系恶化,严重的甚至导致家庭关系变得紧张,不能缓解。
二、叛逆成为青春期孩子发泄不良情绪的一个重要途径,青春期的孩子如果敏感,情绪多变,如果他们把这些不良的情绪全部都掩饰起来,不叛逆,不宣泄不说,那么孩子的心里会积聚很多的负能量。
三、孩子叛逆时,对身边所有的所谓权威都会产生一种逆反心理,在学校也是如此,他们会反对老师管着自己,不再把自己约束在每日的作业里,开始和老师对着干,不再把心思放在学习上,导致成绩下降。因此,孩子叛逆会影响学习。
-
小孩任性不听话发脾气如何教育
生活中,我们会发现有的孩子非常的懂事,对于父母说过的事孩子立马就会执行,但是有的孩子却非常的任性不听话,让家长头疼,这种孩子还经常发脾气,那么小孩任性不听话发脾气如何教育呢?
小孩任性不听话发脾气如何教育
1、有效沟通是消除家长与孩子间隔阂的最好方式。在对孩子进行教育的同时,实际上就是做思想工作的过程,而做思想工作的关键就是在于进行有效地沟通。什么是有效沟通?
那就是在沟通过程当中互相之间达成良好的共识,对于某一个问题或者某一个想要达成的目标进行有效地商量,取得了彼此的信任。如果在沟通的时候发生争吵,互相不听对方的话,那就要立即停止沟通,等待合适的机会再进行沟通。
2、之所以孩子会出现叛逆,家长陪伴太少是一个关键因素。因为家长在孩子的成长过程当中出现缺位,导致孩子不信任家长,而且对于家长的良苦用心也置若罔闻,根本体会不到家长的辛苦。
因此,对于平时工作比较忙的家长而言,更加需要抽出时间多陪伴孩子,家长的高质量陪伴可以是一起看书阅读、一起运动健身或者一起购物旅行。
3、环境造就人的性格和行为方式,如果孩子能充分感受到来自父母的真挚关爱和高质量陪伴,就会产生安全感、满足感和幸福感,不易养成易怒的性格。
4、孩子经常发脾气,就很好地说明了他不知道如何正确的去释放自己的情绪,只能通过最直接的哭闹。这个时候作为家长,应该给出更多耐心,跟孩子好好沟通,找出孩子暴躁的原因,理解孩子的需求。
同时也可以带着孩子进行一些运动,比如跑步,游泳等,通过这些方式来释放压力。当孩子哭闹的时候,不要立即制止,因为哭也是一种宣泄情绪的方式。
5、父母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来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平复他的情绪,比如当孩子想要发脾气的时候,让他在心里默念数字,从一到十,如果这个时候他还是很想发脾气的话,可以接着往下数,直到情绪平复为止,或者教授孩子唱歌,画画等温和的方式,让孩子发泄他的情绪,在想要发脾气时,转移注意力。
6、人有七情六欲,孩子生气也是正常的事情。家长想要孩子不要生气,做到内心要理解孩子,站在孩子内心的角度,用温柔的语气和孩子交流。这样家长慢慢和孩子交流沟通,可以获取孩子的信任。
然后多说些鼓励的话语,激励孩子,这样孩子勇敢面对问题,不是选择生气来解决,这样满满的引导,孩子的内心的愤怒也会降低下来。
-
小孩固执不听话如何教育
家长发现有的孩子特别乖,有的孩子却不听话,这让家长很头疼,有的孩子还特别固执,他要的东西,必须得到满足,不然他不罢休,那么小孩固执不听话如何教育呢?
小孩固执不听话如何教育
1、不要过于迁就孩子,虽然我们都知道孩子固执可能是生长发育过程中必经的一个环节,但是如果就因为这样就过分地迁就孩子,反而会造成愈演愈烈的后果。
2、合理的“威逼利诱”,明智的父母总是会使用像零食或玩具这样的小礼物让孩子听话。把握时机非常重要。先亮出“诱饵”,再慢慢让他上钩,告诉他如果他听话,他就能得到这个零食或玩具。
如果你胃口吊得太久,久到孩子已经失去了耐心,那这招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但请注意适度,不要因此而宠坏了孩子,满足他的任何要求,不要让他养成得不到想要的东西就乱发脾气的习惯。
3、吃一堑,长一智,只有摸过炉子,他才知道什么是烫;只有跌倒了,他才能学会爬起来。所以,在避免严重伤害的情况下,家长应该让孩子从过去吸取经验教训。你还可以让孩子多次试探你的底线,因为这原本就是他们学习的方式。
4、以身作则,树立榜样,如果家长本身就脾气暴躁,因为一点点小事就火冒三丈的话,那么孩子也往往会非常顽固,乱发脾气。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所以孩子看到家长生气,会认为只有愤怒才是表达不满的途径。
5、成人要淡定、沉着,最好的办法是暂时让孩子单独一个人待着,不要理他,直到这种胡闹行为平息为止。让他知道不是所有事情都是可以用哭闹来满足的。不要使用暴力来制服孩子的固执和任性,也不要慌张失措或妥协了事,否则孩子会更加变本加厉,不会改变过来。
6、孩子本来就是自我情绪化的,因此在计划每一个活动时,你必须先向他说明可以和不可以的界定,并且在活动过程中给予激励和提醒。如果孩子没有违反规定,要给他肯定和赞赏;如果违反了规定则给予提醒,这些都能预防孩子的任性与固执。

最新文章
13岁小孩叛逆期大人应该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