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养成的习惯,受到不同环境的影响,有好也有坏。想要改变既有的习惯不容易,可也要看到孩子主观能动性更强,只要孩子愿意改变,就还有希望。
如何养成学习习惯?
1、建立知识关联
思维导图在孩子学习时的作用不容小觑,比如孩子在学习有理数时,画的一张思维导图。可以通过将知识点相互关联,形成知识框架,对所学内容产生整体印象,孩子记的更牢固,这样非常有助记忆和理解。
2、学会做课堂笔记
课堂笔记可以提高听课效率,有助于复习和思考。比如康奈尔笔记法,在笔记本上可以分三栏,白色部分是笔记栏,记录老师讲课的重点内容;浅绿色是提示栏,用来在课后简要概括笔记栏内容;深绿色是思考栏,用来记录自己对笔记栏内容的延伸思考。
3、培养专注力
大脑的工作模式有两种,一种是习惯,另一种是意识。习惯是下意识的,不需要进行关注。意识由大脑进行控制,需要大脑关注,例如关注危险、兴趣、目的。所讲的专注力不仅仅限于学习兴趣,而是指能够完成一个目标的专注力,比如把作业写完,写作业的过程中不能出去玩,就需要保持对作业的专注。
4、培养时间管理能力
考试时间结束,可卷子还没答完,这就是缺乏时间管理能力。说的通俗一点,就是慢。加强时间管理,就要学会任务排序,先做重要的,后做次要的,把能做的做了,再提高速度,争取把剩下的也做完。家长在与孩子交流的时候,不要批评孩子慢。慢的原因可能是生理性的,比如握笔姿势不正确,也可能是心理性的,一味批评对孩子提高速度没有任何好处。批评不如表扬,甚至还不如忽视。
孩子学习中的问题:
1、粗心
家庭教育中的常见问题,正因为常见,所以导致家长对“粗心”问题认识不足,不把“粗心”当回事。其实粗心的原因有多方面,生理上的、能力上的、心理上的。
2、不良习惯
比如做作业的时候听歌,跟差的比,偏科。进入青春期的孩子需要自我肯定,所以拿更差的和自己对比,家长需要理解孩子这种行为,不必特别在意。
3、偏科
家长要耐心给孩子辅导,对较强的科目,成绩好就表扬,提升孩子的自信心。因为学习成绩不等于孩子的价值,况且影响成绩的因素有很多,未必都是孩子一个人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