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这么好的社会环境下,很多家长会有这样的疑问:如何培养孩子忍受挫折的忍耐力?其实孩子没有忍受挫折的忍耐力在我看来最主要的原因是孩子没有足够吃苦的环境和家长的溺爱等离不开关系。
在培养孩子忍受挫折的忍耐力这件事上,我们作为孩子家长首先要做的就是要把你的溺爱丢掉,不要再以为的溺爱孩子。其次就是日常生活中多锻炼孩子,多给孩子一些尝试的机会。
如何培养孩子忍受挫折的忍耐力
1.逐渐松手
孩子需要有一次次面对困境的成功经验。这里说到的「成功」包含至少两层意思:既是成功地承受了这个过程的痛苦;也是成功地到达了快乐的彼岸。
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父母陪伴孩子面对困境的时候,需要随着孩子的成长,给孩子更多锻炼的机会,又要随时保护孩子,避免受到难以挽回的伤害。
想要把握好这个度,一方面最好能学习更多关于儿童普遍发展规律的知识,更重要的,则是在陪伴中了解到自己孩子的独特性。
2.不要吝啬你的赞美
正如武志红老师说的,孩子有“我基本是好的”这样的感觉,才更容易应对挫折。而这种感觉很多时候来自于父母的认可和赞美。如果你的孩子取得了成功,比如比赛获得了名次,不要吝啬你的赞美,告诉孩子你很开心,你为他骄傲。
即使孩子没有取得名次,你也可以告诉他,你看到了他的努力。你可以让孩子知道,比赛失败不代表他个人的失败,也不会因此影响到父母对他的爱。
3.充分利用闲暇时间
解决问题和抗压能力是并驾齐驱的,因此,在可能的情况下,尝试将解决问题的方案纳入游戏时间–鼓励创造性游戏的玩具会有所帮助。这将鼓励孩子以结构化,实际的方式解决问题。
4.让他们帮助朋友并向他们学习
与朋友和同伴的互动无疑会在某些时候造成问题的情况,但是这些情况可以分解并分析以找到解决方案。朋友也会有自己的负面经历,其他孩子也会听到,鼓励孩子在困难时期帮助他们的朋友找到解决方案。
5.孩子受挫时,多共情和理解。
孩子受挫时,请用非言语动作来表示对他情绪的接纳,比如小鸿妈妈会蹲下身用手搂着小鸿的肩膀,再用言语说出他内心的感受
充分的共情是亲子沟通中的核心,这比简单地说一句「妈妈理解你」要更容易让孩子感到安抚。当代的脑神经科学揭示情绪和认知会相互影响,情绪如果不能被接纳而平复,认知往往也无法真正起作用。
中国成语里说“通情达理”、“合情合理”都是情在理先,古人的洞见正和当代研究暗合。有些家长不顾孩子竞赛失败后的失望和沮丧,仍然大讲“失败是成功之母”的道理,孩子会觉得他的感受没有被父母理解,情绪不但难以平复,还会觉得难过和疏远,对道理也无法真正接纳和内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