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著名科学家霍金在撰写《时间简史》的时候,出版商郑重其事地建议道:“你的书里多一条数学公式,就会失去一部分读者。”可见对数理化的害怕,没有国界,大家都一样。不仅是孩子,很多家长看着满满都是概念和数字的课本,想辅导都无从下手。那么怎么培养孩子的数学思维呢?
怎么培养孩子的数学思维?
1、从小培养孩子数感
瑞士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2~7岁的孩子处于“前运算”阶段,这一时期孩子逐渐学会对事物进行符号思维,看到一个词或一个物品就能联想到与之对应的表征符号。所以家长可以开始对孩子进行“数感”的引导。经常用于培养孩子数感的方法有:从现实生活中感知数字、游戏时在有形物体的触摸中体验数字、在口头语言上训练数字、在做事中多运用数字等。
2、注重“亲子数学”
数学是“亲子数学”,最好的陪伴方式就是与孩子一起学习,扮演孩子的“同学”和“学习资源”的角色。当孩子遇到学习困难的时候,家长首先应该让孩子打开教材,阅读今天学的内容,在看不懂的地方问,此时家长要进入“同学”角色,与孩子进行学习交流。在这个互动的过程中,促进孩子对数学表达过程的真正理解,形成数学思维。家长即使是完全懂,也不要全讲出来,而要说半句留半句让孩子说,这样孩子才会真正地进入数学思维。
3、对症下药查漏补缺
让家长最头疼的就是“孩子一听就会,一算就错”,常有家长会说“我这孩子,学数学太粗心大意了”。其实,这不是“粗心大意”这么简单的事,这之中蕴含了丰富的学习心理学的问题。作为家长,不要一味地责怪、怀疑孩子的学习态度和认真程度。
4、在经验中获得
孩子的成长是在实践中、活动中获得的,因此最好的启蒙就是让孩子从自己的经验中获得。这主要是由这个时期孩子的思维特点决定的,让孩子在情景中去体验,获得的经验比仅仅从书本上靠死记硬背得来的知识要印象深刻得多,并且对于孩子自己思维的启发很有帮助。
5、跟随规律不超前
一定要遵循孩子自身发展的规律,孩子每项思维能力的发展都是分层次递进的。比如分类能力的发展,孩子会先根据物品的外观属性,如颜色、形状等进行分类,再学会用类属关系,如动物、水果等分类。而且分类的标准是从一个维度逐步增加到多个维度。如果不遵从孩子的发展规律,跳跃着让孩子学,往往会起到拔苗助长的作用。过早地让孩子数字运算或图形类题,孩子只会照搬答案做,并不能真正建立起数学的逻辑概念,还会磨灭孩子对数学的兴趣。